没有降息,为什么?就在刚刚,本月的LPR发布,没有降息,也就是说,在美联储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之后,人民币没有降息
你有没有注意到,美联储刚刚降息,中国却按兵不动。LPR维持原样,一分没动。是不是觉得怪?我也第一反应纳闷,为什么不跟?
我翻了下数据。美国9月18日降了25个基点,这是时隔9个月再度降息。可中国这边,1年期LPR还是3.35%,5年期还是3.85%。别说降了,连松口气的迹象都没给。
第一个原因摆在明面上。中美利率倒挂太严重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大概在4.13%,中国差不多只有1.88%。美国的房贷利率6.5%,中国长期房贷利率只有3%。这差距摆在那儿,如果国内再降,资金外流的口子更大,人民币稳不住,外汇市场可能会更被动。
第二个原因,股市最近挺热闹。沪指接近3900点,成交量连续破万亿。资金从存款往股市里跑,银行税收、券商收入都有提升。对财政来说算是好消息。但如果这个时候再降息,推一把,可能直接把市场推到过热区间。监管层也怕走得太快,到时候节奏失控。所以短期宁可按住,不急着放水。
第三个点,银行的处境。存量房贷大部分人是按季度定价的。如果9月就降,那些贷款要到10月立马享受利率下调。对银行来说,利润压力一下子加大。推迟一两个月,至少能多喘口气。毕竟现在银行业靠息差挣钱的空间已经被压得很低,负债端利率降得慢,资产端降得快,这日子并不好过。
展开全文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降其实是“拖延战术”。把降息推到10月,甚至拖到12月,至少能把存量房贷重新定价的压力往后推一季。对银行账面收益有帮助。
但这对房地产板块来说就是利空了。尤其是那些盼着利率立刻下调的开发商和买房人。如果9月LPR能降,10月就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现在推迟,意味着明年1月才能落实。市场预期落空,相关股票肯定受打击。
对比一下香港和澳门,差别更明显。港币绑定美元,澳门绑定港币。所以美联储一降,它们直接跟。9月19日香港金管局就把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澳门也同步。节奏跟得紧,几乎没有缓冲。这也意味着它们的资产价格会更快受益。楼市、股市的刺激效应都会比内地更直接。
往后看,美联储还有两次议息会议,10月和12月,市场大概率还会各降25个基点。中国这边今年大概还是会降一次,可能在10月,幅度不大。另一个动作可能是降准。释放一些长期资金,给银行减压。
问题是,哪怕到10月,中国真降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立刻带来巨大的宽松效果。资金会不会真流向实体,还是说继续在金融市场里打转,这是个问号。
所以我现在看这个局面,更多的是一种矛盾感。外面在松,我们在拖。说白了就是不敢大幅动作。稳汇率、稳市场、稳银行,层层顾虑,把降息推迟成了必然选择。
拖得了一时,拖得了多久? #热问计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