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经》里写 “茶之出”,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可见,评判好茶的标准是产地的土壤、气候以及工艺。

可如今走进茶店,逛起茶展,总是会听到些“莫名其妙”的说法。

“不苦不涩不是茶”、“野生茶才是好茶”、“茶农茶品质有保障”......

不少商家把这些话术包装成“茶圈黑话”,仿佛听不懂就是不懂茶。

让想要好好喝杯茶的人,反而因为这些话术上当受骗。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展开全文

之前朋友让帮忙品鉴一款茶,说他挑了很久才挑中。

入口的瞬间,苦涩感黏在舌头上半天散不去,没有半分回甘。

“这茶怎么又苦又涩?”

“商家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这说明茶够正宗!”

看着朋友深信不疑的样子,顿时无语扶额。

这哪里是正宗啊,分明是商家用“行话”来掩盖劣质茶的套路。

这种“经典话术”,也就骗骗朋友这样的茶圈小白了。

老茶友碰到这样的店,早就脚底一抹油跑了。

新手想要不受骗,只能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了。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2》

一,“不苦不涩不是茶”。

每次听到有人说这句话,都想反问一句:“你喝过真正的白茶吗?”

不是抬杠,只是这句话实在是子虚乌有。

真正优质的白茶,拿太姥山白茶为例。

入口微涩,两秒就能回甘,这才是好白茶的风味。

茶叶含有茶多酚和咖啡碱,带点微微的涩味是正常的。

但这种涩感转瞬即逝,留下的更多是茶叶的清甜和爽口。

越喝越润,连喝多泡,回甘都还在。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有些商家卖的茶,喝着就像嚼生树叶,涩得舌头发麻,也根本没有回甘。

还硬要说:“这就是茶的本味,懂茶的才喝得来。”

其实这根本不是茶本味,而是茶叶原料太差或是工艺没做好。

要么是采了太老的叶子和粗梗,里面的苦涩物质太多。

要么是存茶时出了问题,苦涩物质无法转化。

所以茶友们千万不要被这句话给唬住了,要多看茶叶的品质。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3》

二,“这茶虽然香不好,但韵好”。

上个月应朋友之约去茶室喝茶,遇到一位刚入门的茶圈小白。

他说自己刚入手一款白茶,性价比特别高,就是闻着没什么香气。

当时店家跟他说,这茶虽不香但胜在韵足,好茶看韵不看香。

“连香都没有,哪里来的韵?”

看样子,又是一位被所谓茶圈经典话术哄骗的深度受害者。

真正的茶韵,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香气、口感、喉韵交织起来的,从而形成到的独特感受。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比如白茶的高山韵,就是指其喝起来时所特有的鲜爽清冽的感受。

又比如喝正岩的武夷岩茶,先是兰花香绕鼻尖,入口后醇厚不涩。

咽下去有明显回甘,这才叫“岩韵”。

可要是茶本身没香味,甚至有仓味、烟味、霉味。

商家还硬要说“韵好”,本质就是没什么优点可言,只能胡扯。

所以茶友们选茶时,一定要先闻干茶香。

连香气都没有的茶,就别提“韵”了。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4》

三,“野生茶才是好茶”。

这句话看似很对,实际上毫无依据可言。

茶友们总觉得,野生树没人管,天然无污染,比人工茶好多了。

但实际上,除非你有足够的喝茶经验,能够喝懂荒野茶的野劲,否则真的差别不大。

更何况,真正的野生树少得可怜,大多在深山老林里。

有的甚至是受保护的古树,根本不允许采摘。

而且野生树没人施肥、除虫,长得参差不齐。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有的叶子小,有的带虫眼,里面的物质也不稳定,品质时好时坏。

可能茶友们冲着那股野韵去,最后却发现不如精心养护的台地茶顺口。

更别说现在市场上仿冒野生茶越来越多。

人工种植的老茶树,换个野生的包装,价格翻个好几倍。

这不就是笃定,大多数茶友根本喝不出区别。

所以我们没必要,因为所谓的“野生”标签去多花钱。

野生的茶品质不一定好,种植茶也不一定差。

适合自己口味的,才是好茶!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5》

四,“茶农茶才是好茶”。

有的茶友买茶,就喜欢买“茶农直供”。

理由是:“茶农自己做的茶,原汁原味还便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结果收到货一看,茶里混着不少碎渣和老梗,泡着喝还有潮味。

联系卖家,对方却说:“这是毛茶,没挑拣,就这样,原生态”。

其实茶农的优势确实是“离茶树近”,能拿到新鲜的原料。

但劣势也很明显:之茶工艺不一定专业。

比如萎凋温度、时间把控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

而且茶农做的毛茶大多带着青涩味,干燥不够,没放多久就会受潮发霉。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没经过挑拣的毛茶,还有老梗、黄叶、杂质。

喝着口感差,卖相也不好。

好白茶,一定要选正规茶厂出的。

茶厂有标准化的流程,每一步都有专业设备和人员把控。

还会经过多次挑拣,去掉杂质和老梗,品质更稳定。

况且现在专业茶厂都会有自己的源头产区,品质一点不输茶农。

毕竟咱们买茶是为了“好喝”,要是茶农茶喝着又涩又杂。

即使来自源头产区,品质也不见得好。

4大茶圈经典话术,专骗新手,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钱

《6》

说到底,茶圈的话术再花哨,好茶本质都是产地正、工艺佳、口感顺。

那些把“不苦不涩”、“野生独家”挂在嘴边的商家。

不过是想用模糊的概念,掩盖劣质茶本身的缺陷。

新手买茶,一定要避开这些茶圈经典话术。

记住三个小习惯就够了:先闻香,看有没有自然的茶香,别要杂味、淡香的。

再尝味,感受苦涩会不会回甘,别要涩得发苦、咽不下去的。

最后问清楚,产地、工艺,别信“野生”这种模糊的说法。

喝茶本是件轻松的事,别让那些忽悠人的话术扫了兴。

希望茶友们都能避开这些“经典话术坑”,喝到真正让人心安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