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因太美被印在人民币上,多年过去,49岁时方知头像是自己?是真的吗?
“16 岁因太美被印在人民币上,多年过去,49 岁时方知头像是自己” 这件事是真的。主角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庆云乡佰你村村民石奶引。以下是具体的经过:
早年经历:
石奶引出生于 1961 年,出生在贵州省从江县庆云乡寨锦村的一户贫寒农家。身为家中大姐,她从小便肩负起照顾弟妹、协助双亲耕作的重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无缘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只能将学习机会让给弟妹,自己则辛勤劳作于田间。
石奶引心灵手巧,自学了织布与染布的技艺,她织出的布因独特的色彩搭配和精湛的手工艺备受人们喜爱,她会将布料带到集市上出售以贴补家用。
成为人民币头像原型:
1978 年,16 岁的石奶引身着侗族盛装去从江县洛香镇赶集。当时,中国正在着手进行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著名画家侯一民为了寻找最能体现设计理念的人物原型,不辞辛劳地远赴贵州,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寻找灵感。
在集市上,侯一民看到了石奶引,她身着传统的侗族服饰,头戴黑色的发髻,美丽动人。侯一民被她的美丽深深打动,提出请她做素描模特的请求。石奶引感到有些意外,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侯一民仅用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幅生动传神的素描肖像。
多年后得知真相:
经过层层筛选与精心调整,侯一民最终选定石奶引的素描肖像作为第四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的正面图案。1987 年,第四套人民币正式面世并流通于市场。而石奶引对此浑然不知,依旧在偏远山村过着朴素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劳作、持家。
直到 2010 年,一篇关于 “一元纸币女孩” 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村民们看到文章后纷纷涌向石奶引家,询问当年的往事,这时 49 岁的石奶引才发现自己的形象竟然登上了人民币。
石奶引成名后,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炒作追求名利,依然保持着那份难得的简朴,继续在那片偏远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独特的传奇,被人们所铭记。
评论